【舜耕人物】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颗匠心铸师魂——访寿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人许怀喜

发布时间:2023-03-25浏览次数:1160

来源:党委宣传部  统稿:王祎  审定发布:唐莹

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茶色紫”,以其黄釉瓷见称于世。寿州窑陶瓷因窑址位于唐代寿州属地而得名,始于隋,兴于唐,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一脉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南师范学院的许怀喜老师作为寿州窑非遗传承人,既是陶艺课的一线老师,也是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所的负责人,更是寿州窑陶瓷继承过去、守望当下、展望未来的传承人和传播者。

始于艺术之美 结缘陶瓷一路生花

许怀喜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淮南市第六届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现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委会常务理事陶瓷艺术中心副秘书长,中国创意设计联盟副秘书长,全国文创设计产业联盟副主席,安徽省设计艺术家协会驻会秘书长,安徽省美协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院院长,汉风陶瓷艺术研究所所长。曾获中国杰出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第一届“江淮大匠”荣誉称号、中国陶瓷技艺创新贡献奖、中国非遗传承创新先锋模范人物称号。

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南人,许怀喜从小便耳濡目染地听过许多关于寿州窑的发展历史,不由得对寿州窑多了几分好奇。少年时期,他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韩美林的指导,系统学习了美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及绘画技巧,从此与陶瓷工艺结缘。是韩美林大师把他带入工艺美术世界,也是韩美林让他明白了艺术世界学无止境。作为寿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人,自1994年以来,许怀喜一直从事寿州窑陶瓷技艺的挖掘、研究与传承,专注于寿州窑的黄釉瓷、窑变釉研制,创新开发了八公山紫金陶系列产品,多年来研究所硕果累累,作品在国内外重要展览上屡次斩获各类大奖。

弦歌不辍育桃李 滋兰树蕙满庭芳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四大基本职能之一,淮南师范学院一直坚持以文化创新为引领,注重发挥文化传承职能,培养专业人才,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2007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许怀喜牵头筹建了陶艺工作室,并面向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开设《陶艺实训》选修课程,聚焦非遗文化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课程受众从最初的一年100多名学生扩大至现在的一年300人,截至目前已培养学生2000余名。在教学中,许怀喜依托当地丰富的寿州窑文化资源,采用理论讲授、现场示范、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寿州窑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体悟陶瓷艺术的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和文化之美。他还成立了“木与石”工作坊,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制作陶瓷文创产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及女性课堂,组织校内学生参加寿州窑传统技艺学习实践活动等,他总是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弘扬寿州窑技艺及文化。

上课时,许老师总会跟同学们强调:“陶瓷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一步出错则前功尽弃。所以,同学们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不能浮躁贪快,慢工才能出细活,每一步都应该精益求精。”他在给同学们做示范的时候,手上的动作极轻,极缓,眼睛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的作品。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卞家川说:“做陶瓷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容易,做陶瓷有许多步骤:配泥、拉坯、晾干、修坯、画刻、上釉、上窑、烧窑。课上老师也对我们特别严格,就连我们配泥的时候都要在旁边盯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许怀喜任教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对陶瓷那份强烈的热爱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学生,为学生树立起了陶瓷艺术工作者的榜样,也因此使许多学生结缘陶瓷,走上专研陶瓷艺术之路。2013届美术学专业毕业生钟琦在许老师的引导下,跨专业考取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目前仍在从事陶瓷方面文化工作。十几年来,在许老师的影响下,已有十余名学生考取陶瓷艺术方向的研究生。热爱陶瓷艺术的梁茹茹同学在他的指导与支持下,坚持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于圆梦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

开拓校地研学基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5年淮南师范学院成立寿州窑陶瓷研究所,研究所成为许怀喜研究、传承、传播寿州窑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和实践基地。这些年,许怀喜的思想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传承寿州窑文化而言,已从最初的教学任务内化为他的自觉担当和使命,成为其为之奋斗的事业。

为更好地传承寿州窑陶瓷传统工艺,淮南师范学院积极与淮南市八公山区、谢家集区中小学深化校地合作,由许怀喜带队,带领学生前往中小学开展文创设计、学术活动,建立研学基地,传承弘扬寿州窑陶瓷技艺和文化,展现寿州窑陶瓷艺术独特的魅力。

许怀喜深知,既要埋头做事,又要抬头走路。如果按照传统修坯手法一成不变地制作,技艺不会有创新,只有与时代同步,跳出传统的束缚,陶瓷艺术才能在当代语境中迸发出新的创造力,放得更开,自然走得更远,进而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许怀喜数十年坚持对寿州窑陶瓷传统工艺继承和创新,对于寿州窑不断地进行创新研究,创新拉坯技艺、设计器型、创作作品,他的众多作品曾代表淮南市或安徽省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和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国内外著名展览会,其陶艺作品(含产品)在全国和省市级重要专业展览中入选、获奖近50次,其中金奖14次。许怀喜个人还曾于2019年应邀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手艺中国》传统手工艺推广项目,做了《寿州窑陶瓷文化特征与审美》专题讲座。

“如何在新时代,在保留对传统文化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传承创新,弘扬寿州窑陶瓷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寿州窑,提升寿州窑陶瓷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是我们每一个非遗传承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淮南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发掘、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未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许怀喜计划建成校寿州窑展览馆和艺术收藏馆,用于向师生展示寿州窑及国内外名家陶艺作品,近距离感受寿州窑和陶瓷艺术的魅力,在学校营造更浓厚的艺术氛围,为进一步培养更多能够传承寿州窑传统技艺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经师易遇,人师难逢。30多年为师,矢志耕耘,潜心陶瓷,收得一树繁花。钻研精业、躬耕毫厘、淬炼匠心,许怀喜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坚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以一生坚守一艺,凸显了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