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党建引领专业赋能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光明日报客户端 常河

“这次服务团队一下来了三个专业,你们为我们磨湾村的发展真是费了心,服务真是超级加倍啊!”10月26日下午,站在炎刘镇磨湾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余陶满脸兴奋。

淮南师范学院由6名专家博士、4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涵盖法学、文化产业管理、社会工作3个专业的乡村振兴服务实践团队,奔赴寿县炎刘镇磨湾村,开展了从大学校园到乡村田野,从理论课堂到社会实践,从情景访谈到实地调研的服务乡村振兴结对共建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师院专业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以学促干,学以致用”。

“我们的三支服务团队——‘乡村振兴法律诊所’法律顾问队伍、‘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服务队伍、‘乡村治理’工作坊,将开展普法宣传、法律纠纷答疑、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留守儿童社工服务等活动,主动参与磨湾村各方面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努力构建“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促”的工作格局。”淮南师范学院乡村振兴服务实践团队与磨湾村委会面对面探讨了下一步院村携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方向与路径。重点围绕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法律服务、社工服务、人才助农等进行了研讨交流。

在一场《发挥党员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的专题微党课之后,专家博士和学生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坐诊”,向村民们发放反诈骗、反传销宣传彩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向村民讲解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文化产业、社工服务知识,并现场答疑村民咨询的问题。

“经营过程中,你可能会面临权益被侵害的法律风险,也不利于获得品牌的高附加值溢价。”在田间,法律专家项婷婷、曹梅为种植专业户王大姐的农产品现场“把脉”,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建议,还特意手绘了示意图现场讲解。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淮南子’和地方成语故事,发挥党支部结对共建的优势,通过文化产业创意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华传统美德、党风廉政教育、乡村振兴等内容以亮丽色彩在文化墙上生动呈现,提振美丽乡村的精气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陆耿副教授说道,“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绿水青山,更需要文化的深厚积淀与滋养。”

“依托旭日社工平台,通过暑期‘三下乡’、七彩夏令营等活动,让我们社工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带来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手工剪纸等课程,定期开展研学游等活动。”社会工作专业胡善平副教授一边调研相关数据,一边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据悉,近年来,淮南师范学院以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继续优化“服务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党建品牌,将共建共促延伸至乡村地头,把“乡村振兴结对共建”打造成学校党建工作和专业实践的金招牌,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 通讯员 陶陶 唐莹)

责任编辑: 周艺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