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先秦儒家德治——仁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专题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9-05-24浏览次数:444

作者:黄兴燕  摄影:黄兴燕  审核:陶立明  上传:李亚琴  发布:李毅

  

根据淮南师范学院第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的安排,5月23日下午2:30在知明湖学术报告厅,图书馆邀请文学与传播学院胡焕龙教授,举办《先秦儒家德治——仁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专题报告。各学院200余名学生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图书馆副馆长曹德斌主持。

胡教授从仁政学说的思想文化渊源、孔子“仁”学与“德治”思想、孟子仁义为核心的仁政学说、荀子王霸礼法兼备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的历史局限与现代意义五个方面回顾儒家政治学说的萌芽、形成与发展概况。胡教授指出,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期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德治由西周初年大政治家周公提出,春秋时期的孔子继承并作具体阐述,战国时期的孟子将孔子“德治”思想发展成为独具中国民族特色且影响深远的“仁政”学说,战国末期的荀子通过儒法兼用、以儒为本,以法为用,对儒家政治思想作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改造与完善。胡教授详细梳理了周公、孔子、孟子、荀子四代先秦儒家德治仁政思想代表的政治思想、哲学基础以及包含的基本内容,总结出德治仁政学说在政治基础、政治主体、宗旨与手段三个方面的历史局限,以及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以民为本、民本思想基础的现代意义报告结束,胡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了深刻探讨。

整场报告脉络清晰、内涵丰富,对当代大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思想文化,更好地理解现代政治文明建设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传统,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