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为教育,磨砻淬砺搞科研——访生物工程学院汪承润教授

发布时间:2019-04-24浏览次数:1918

  

作者:刘明 陈璐 曾慧   摄影:汪程锦 上传:陶陶   审核:方川  审定发布:王宗斌

  

  

【人物名片】 汪承润,中共党员,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安徽省教学名师,淮南师范学院生态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校级优秀教师,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厅级科研项目12 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1论文18篇,荣获了2017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R1)。汪承润现担任淮南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同时还是国际环境科学领域著名SC1期刊“J Hazard Mater”“Chemosphere”“ Ecotox Environ Safe”以及国内《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毒理学报》等CSCD核心期刊特邀审稿专家。

36日,正值周六下午,和煦的阳光正穿过生物工程学院大楼的窗户洒在三楼西头的走廊上,走廊两边摆满了光照培养箱和文件柜,透过培养箱透明的玻璃门,可以看见里面碧绿的水稻苗。记者走进西头的那间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同学,他们正专注地做着实验,彼此配合得非常默契。这里的空间虽然不算宽敞,却显得井然有序。这就是汪承润教授的实验室,也是他长期以来践行科研育人的“主阵地”。做实验的一位同学明白记者们的来意后立即告诉正在与其他同学研究实验结果的汪承润教授,汪承润立即从实验室内迎了出来,他身穿一身朴素的黑色夹克衫,略显疲惫地对记者们歉意一笑:“不好意思,实验室内学生较多,今天实验任务较重,让你们久等了吧?”随即,汪承润搬了几把椅子招待记者们坐下,接受了采访。

教书育人,三尺讲台育桃李

“以爱动其情,以严导其行,以诚换其心,以志树其人”是对汪承润教授教学工作最真实的写照。汪承润除了指导学生团队开展实验研究外,还常常召集部分授课班级同学到实验室座谈,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状况,尤其是对自己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他的这些举措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认知程度。生物工程学院2018级刘慧慧说:“汪承润教授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对待学生既严格又和蔼,我一直期望他将来担任我们班级《生物化学》的授课。”课堂上,汪承润严肃又不失幽默,他总能把深奥的理论讲解得浅显易懂;他强调同学们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机械地抄写或记忆,让同学们从繁重的记笔记中解放了出来。同学们都反映,上汪老师的课比较轻松。

在授课过程中,汪承润还善于结合《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现象激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例如,在讲解一个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和蛋白质时,他总会结合这个自然规律启迪同学们:你们彼此只有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你们共同的目标;中华民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汪承润在教学过程中不只限于传授知识,还渗透着对莘莘学子人生道路的启迪与引领。汪承润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方法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所授班级的同学们。

潜心科研,践行科研育人模式

汪承润教授实验室外的走廊上摆满了光照培养箱,里面培养着绿莹莹的水稻苗,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汪承润指着这些水稻苗向记者们介绍:“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水稻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在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稻田种植出食品安全达标的稻米是我们国家急需的技术,我们当初申报这些科研项目的初衷就源于国家的战略需求。”

当记者们询问汪承润教授的实验平台以及在此条件下他是如何完成多项科研项目时,汪承润非常感慨地介绍了他的科研经历:由于缺少分析仪器,他们的实验样品只能依靠其它高校或研究所的分析中心进行检测,宝贵的时间往往都在等待中消逝,但是他和他的学生团队没有放弃,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平台的逐年建设,实验条件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他不时地感叹道:“要求参加实验室训练的同学越来越多,现有的实验室面积已经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当记者问及他获批的省科技重大专项时,他的脸上立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去年我申报的项目‘稻米富硒提质和消减重金属污染的叶面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了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这个项目旨在应用功能纳米微肥通过水稻茎叶途径阻断镉、砷等有毒金属或类金属向稻米籽粒的迁移蓄积,消减镉砷对稻米的污染,提高稻米的食品安全性,同时提高稻米的有机硒含量和营养品质。我们与潘集区‘淮南金色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研究,借助纳米生物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且重金属含量低的‘富硒大米’,为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这个专项经费的资助解决了科研经费不足的困境,我们可以利用部分经费改善我的实验条件,补充部分实验设备,同学们也可以继续开展一些高难度的实验研究项目了。”

2008年,汪承润教授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了淮南师范学院,之后他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教师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学生课外科研实践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科研实践的训练。他从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召集同学加入他的实验室,组建了“大学生科研实践团队”,该团队成员由起初的56名同学发展到现在的30余人。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这些学生不仅能够独立完成经典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的实验操作过程,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组织和指导学生团队开展科研实验,汪承润教授似乎没有周末的概念。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在安徽省大学生“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奖,80余人次先后参与SCICSCD论文的发表。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先后有50多名同学凭借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考取了985211高校、中科院等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汪承润成功地将自己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将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

克尽厥职,做教育事业需要的螺丝钉

作为田家庵区人大代表,汪承润还关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家长与老师、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希望政府能够搭建网络评教平台,疏通学生或学生家长与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之间联系的通道。建立这种平台,不仅便于学生或学生家长及时反馈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也便于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考评。

采访结束时,汪承润谦虚地说,他还算不上优秀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的差距需要弥补,他会虚心地向身边那些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研究思路,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淮南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